找到相关内容2452篇,用时4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净元法师著:慧日集(第一辑)

    察觉尚有旁人。大部份的人注意听经,一小部份了知道场的设备有禅堂、有佛像、图书馆等。大部份的人喜欢整理道场的修行重地,试问;有谁明白真正的道场在哪里?   第76篇   凡夫声辨位,死咬声尘,不能...心著外境,必定─不染心,枉作轮回中人!  第 10篇  不知生死的真相,即不能解开“生从何来死往何去”的谜团。  即知生死的真相,即没有“生从何来,死往何去”的问题。  因此,在“不知生死”以前,最好不要...

    净元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43270236.html
  • 如何信佛、学佛才能富贵吉祥

    有些人根本没有必要去听大圆满等高深之。是否听闻这些没有利益呢?不是,这样做也可以在心田里播下一些好的种子,也有的功德。但除此之外,再没有其它好处。所以我认为,在基础不具备的情况下,仓促地去听这些...、学佛拜求真正明佛理、得了悟的善知识,跟从明师受戒律、佛法,去除自己各种贪、嗔、痴妄念,严格按照佛经的要求去做,不断精进修行!对自己所学的佛理、佛法一点也不敢忘失、所授的戒律连毛发般细微也不敢违背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51770280.html
  • 菩提心影:杂俎篇(三)

    外道、魔王,总括之,此皆可谓世间之有漏法,不可称为出世佛法。又佛法中所谓声、缘觉法、菩萨,此但可称为佛之方便,而不可称之为真实的佛法!何以故?盖真的佛法,即吾人现前一念之真心;上至诸佛,下...仰光佛学会工作实际的情形。所以我不厌烦琐,同诸位谈谈在这前面。  九一、《秀峰山法纪》序  释迦本师虽说四十九年,谈经三百余会,尘说刹说炽然说,而一言以蔽之曰“随机设教”而已矣,所谓“应以何身得度者...

    慈航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75870426.html
  • 如实了知天台一乘圆顿

    无量百千人得须陀洹果,乃至阿罗汉。虚空神,雨众天花,遍覆大众,作天伎乐,放大光明。赞言:善哉,如来所说,未曾有也。一切大众,佛说法,头面作礼。欢喜而去。  令复举知礼燃身“求生极乐净土”——真供养...了声,是诸经之王,岂非决了“魔罗、外道、”为觉皇耶。但魔、外、易开(开即废也)。诸大乘说声灰身灭智,根断性沉,甚为难开。唯法华妙经,令一切菩萨裂大网断疑根。令一切声皆出沉空化城。如华严:胜热...

    沈仁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185470749.html
  • 罗锦堂:佛典中的“观”与“念”(1)

    得悟;又在《  普超经》中,称他为不动菩萨,可知其宿根深厚,不是我们肉眼凡夫  ,所能认识的。所以在《阿含经》中就有这样的记载:「时阿阇世王  ,命婆罗门大臣禹舍,而告之曰:『尔诣耆阇崛山,至世尊...因缘、本事、本生、无  比、譬喻、论议、自说、方广和授记十二个项目。  注2:「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」是梵文,按阿是无,耨多罗是上,三  是正,藐是等,三是正,菩提是觉,合起来为「无上正等正觉  」,也...

    罗锦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12870855.html
  • 宁玛派版 《死者之书》 的死后世界

    禅定的法门,是见法即得解脱、是即得解脱、是念诵即得解脱的甚深教授。即使三世一切诸佛,亦无法找到更胜于此的教法。相传在西藏密法当中,有不修而成佛(ma bsgom sangs rgyas)约两种法门:...在市面上所看到的,乃皆属于宁玛派者。在中译本当中,以孙景风居士,译《中有教授听闻解脱密法》(上海佛学书局,1994 年),以及拙译《中有大解脱》(香港密乘佛学会,2000 年)为译自藏文原典之外,...

    许明银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20770897.html
  • 中观之诸法实相

    成佛的,以众生无决定性故。这是说: 生天、为人,都没有定性,都是由行业的积习而成。等到积习到成为必然之势, 也可以称之为性,但没有本来如此的定性。所以,遇善习善可升天,遇恶习恶即 堕地狱,乃至见佛,...无为法性,是非 声、辟支佛作,非佛、亦非余人作」。有为法性即无常性,一切有为法法尔如 是;无为法性即寂灭性。此有为无为的常遍法性,也可说藉相而知。凡有为, 有生住灭的三种相,此三相是遍通一切有为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83571295.html
  • 智顗“四意消文”的解经方法论

    大经云︰粗言及软语,皆归第一义。[9]  如来出现世间宣说所悟之诸法实相,使众生得度,这便是佛经之出现因缘﹔然而如来所面对之众生根机不同,因而便以各种法门、各种声教,方便度化引之朝向究竟之妙法迈进...的序品,便有近三卷的篇幅。而我们知道,佛经之基本格式,例如一开头大都皆是「如是我」,这些通于诸经的文句,只要解释过一遍即可,所以在如《金光明经文句》中,它较诸《华文句》在这类通序中的四消文,大体...

    郭朝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91871339.html
  • 弥勒信仰在新疆的传布

    手作‘转法轮印’,两旁各有五躯菩萨。”(P.400)  38号窟:“窟门上壁画弥勒说法图。弥勒作菩萨装扮,坐方座上,头戴宝冠,赤裸上身,身后有项光、背光、项部、胸部、腕部都装饰着项圈、宝带、璎珞、...即兜率也)天,三返观相,乃成其好。自有此像,方东流也。(《大正大藏经》,51,955下)  这一段话显然是抄自《大唐西域记》,只是添上夹注。最值得注意的是,把弥勒、慈氏改为梅呾丽耶。我在上面已经说过...

    季羡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405271699.html
  • 依据圣言量来建立人间佛教

    从师,善持不忘  。善生﹗夫为弟子,当以此五敬事师长。师长复以  五事,敬视弟子。云何为五﹖一者,顺法调御。二者  ,诲其未。三者,随其所,令善义解。四者,示  其善友。五者,尽己所知,诲授... 者,心从何处发﹖道从何处行﹖大话易说,小事难成,度生  度生者,唯冀不作空头支票也。观释尊之大乘教化,境行果  三,不过扩大志士之心境耳。登高自卑,六度四摄,何一  一事而外人间﹖致远由迩,三贤十...

    法舫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495673736.html